当前位置: 首页 > 旅院新闻 > 媒体报道 > 正文

《潮新闻》:以文旅之力守护“星星的孩子”,浙江首个孤独症疗愈研学旅游联盟创建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5-05-18    人气:

今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

5月15日,在和熙的春风里,由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无障碍旅游研究所主办的“孤独症疗愈研学旅游联盟创建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活动旨在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探索以旅游疗愈和研学活动促进孤独症群体社会融合的新路径,得到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浙江省旅游景区协会、浙江省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和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指导和支持。

目前,我国0-14岁的孤独症儿童已经突破300万大关,在各类残疾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70%,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如何用文旅的力量,守护和温暖这些孩子成长的天空?

研讨会上,意康和生命成长家园创办人、孤独症家长代表马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凌云等来自学界与业界的专家,围绕孤独症群体的特殊需求展开深入探讨,提出研学旅游是一种兼具教育性与疗愈性的特殊实践方式,能为孤独症学生及其家庭具有多维度的积极影响,并认为无障碍旅游在未来将成为旅游业的主要赛道,旅游场景中的新鲜感与低压力社交能有效改善孤独症患者的感官统合能力。

浙江工商大学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研究所所长王丽云、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范平、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叶乐安、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胡俊等行业专家,则从无障碍旅游驿站、旅游+教育、农文旅融合、艺术疗育等各自研究领域入手,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旅游体验的“疗愈价值”,更高质量地捕捉游客需求、营造场景氛围、创新产品形式,以建立与消费者的“疗愈连接”,打开孤独症疗愈文旅创新路径。

开发孤独症友好型旅游产品,在吃住行游等方面需要注意哪些要素?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无障碍旅游研究所所长黄宝辉建议,优先选择生物景观旅游资源、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科技及人工智能旅游资源、遗址遗迹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目的地;优先选择第三卫生间充足、无障碍旅游氛围良好、志愿者服务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优先选择安全设施完善、安全防护到位、安全保卫人员友善并充足、安全提示清晰明确的旅游景区;优先选择无障碍设施完善的酒店和餐厅,能及时响应孤独症群体需求、理解和包容孤独症群体的行为;旅游行程时间规划以短线旅游为主。

活动中,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无障碍旅游研究所发布了《让爱点亮星空—关于推动研学旅游业界关爱孤独症群体、促进社会融合的倡议书》,提出文旅企业应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无障碍设施、专业陪护、心理疏导等元素,各个研学旅游机构应将孤独症知识纳入岗前培训;为孤独症群体提供自由安全的旅行空间;培养研学旅游专业人才等。

对于孤独症群体及其家庭而言,研学旅游是一次融入社会、获得成长的珍贵机会。多家孤独症康复机构负责人期待以浙江省试点为起点,打造更有市场需求的疗愈型研学旅游项目,解决孤独症家庭出行时“接纳难、保障难、疗愈难”的痛点。

“研讨会搭建了一个行业协作平台,有助于让高校的研究成果化作旅游产品的‘疗愈密码’,让公益组织的温暖化作孩子们的‘勇气背包’,让旅游企业的创意化作连接‘孤岛’的桥梁。”浙江省残联维权部部长廖志伟评价道。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在致辞中表示,浙江杭州通过疗愈、旅游、研学等方式,推动孤独症群体在心理、生理和机理方面开展别样的精神塑造,孤独症疗愈研学旅游联盟的创建研讨,将为促进培育无障碍旅游新业态寻找到一个更好的契机。

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赵小飞、浙江省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会长胡雄华、浙江省旅游景区协会秘书长毛水根参加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地意康和生命成长家园,是以“自然疗愈+全人康复”为特色的孤独症疗育基地,也是结合中国本土实践,实现及康复训练、托管养护、就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疗育中心。通过“自然场景干预+多学科协同+个性化成长方案”,该基地旨在帮助孤独症人群实现社交能力、语言发展、情绪管理、辅助性就业等核心能力的全面提升。

原文链接: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127031&from_channel=63e734705476b20001d52d64&top_id=3127066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