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川越未来”第三届地方戏曲传承发展交流活动在浙江金华开幕。
此次活动以“戏曲传承”为主题,由全国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联盟指导,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驻川工作组联合主办。
来自浙江、四川、上海、天津、重庆、河南、江苏、黑龙江等省(市)的艺术研究院所负责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青年戏曲学者受邀参加活动。
开幕式上,“川越未来——第三届地方戏曲传承发展交流活动”征文比赛的获奖论文名单揭晓。此次比赛评选出了14篇优秀论文和16篇入围论文,这些论文围绕浙川地方戏曲表演艺术、音乐特征、戏曲传播推广、戏曲人才培养等论题发表了精彩的见解,将为推动浙川地方戏曲传承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歌剧研究会会长明文军作了题为《中国传统音乐戏剧研究之我见》的主旨发言,从形、功、源、域、时五个维度阐发了对戏曲研究方法的深度思考。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建新作了题为《从“雅音”到“乡音”——戏曲舞台语言的历史实践与当下境遇》的主旨发言,梳理了“雅音”和“乡音”的历史之辩及现代变化,提出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剧种语言的革新。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所原所长朱为总作了题为《浙江戏剧:当代视域下的守正与创新》的主旨发言,分享了浙江戏剧在守正创新、传统继承与时代融合的多元探索实践。
交流发言环节,天津传媒学院姚佳根、四川传媒学院刘海琨等“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分享了自己论文的主旨观点。多位业内专家围绕“如何深化地方戏曲研究”的话题展开了讨论。
不仅有理论探讨,还有戏曲展演。来自浙江、四川两地的戏曲名家新秀联袂演出了川剧、越剧、婺剧等剧种的经典剧目。婺剧《吕布试马》以高难度的武功技巧彰显婺剧的刚劲风骨,川剧《滚灯》将川剧的诙谐幽默与绝技“滚灯”结合,展现了独特的巴蜀风情;越剧《梁祝·十八相送》,以清新婉约的越韵,演绎感人至深的纯真爱情。台下观众沉浸式地感受两地戏曲的独特魅力,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吕伟刚表示,浙江与四川虽远隔千山万水,却在戏曲文脉上有着天然的精神共鸣。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两省将持续推动剧目互演、人才互育与理论互鉴,让浙川文化情谊在曲声流转中历久弥坚。
原文链接:https://apiv4.cst123.cn/cst/news/shareDetail?id=1157637078087892992&ic=93mt